典型文献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主要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早期检查方法,以促进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资料(包括性别、入院日龄、首发症状时间、出生体重、住院天数),消化道畸形疾病构成及主要临床特点,术前相关检查及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共收集到资料完整病例507例,包括肛门直肠畸形(166例)、肠闭锁和肠狭窄(93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84例)、肠旋转不良(72例)、环状胰腺(43例)、胃肠重复畸形(11例)、肠神经发育异常症(11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9例)、脐肠瘘(7例)、胎粪性腹膜炎(7例)、梅克尔憩室(2例)、先天性肠系膜畸形(2例),其中男376例,女131例,足月儿433例,出生体重为(3157.53 ± 596.50)g。肛门直肠畸形病例共166例,其中27例因原始影像结果测量数据缺失未纳入统计,其余139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会阴肛门成形术组(76例)和结肠造口术组(63例)。比较两组腹部倒立侧位X线检查直肠盲端至肛隐窝的距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直肠盲端至肛隐窝距离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结果:消化道畸形患儿总体入院日龄为生后2.0 (1.0,8.0) d,首发症状时间为生后1.0 (1.0,4.5) d,住院时间为13.0 (8.0,19.0) d。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以肛门直肠畸形、肠闭锁和肠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311/507,61.34%)、腹胀(239/507,47.14%)及胎便异常(159/507,31.36%)。术前X线检查阳性479例,总体阳性率达94.48%;腹部超声检查阳性186例,阳性率36.69%;产前超声检查异常116例,阳性率22.88%。ROC分析结果表明,直肠盲端至肛隐窝距离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准确率为73.2%,最佳阈值20.5 mm,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64.5%。结论: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不同疾病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腹胀及胎便异常;X线检查准确率高,但产前、产后超声检查对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提倡在消化道畸形早期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
文献关键词:
畸形,严重畸胎样/外科学;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学;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红星;唐维兵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红星;唐维兵-.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09):820-826
A类:
B类: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临床特点,检查方法,促进消化,早期干预,月经,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日龄,首发症状,出生体重,住院天数,疾病构成,相关检查,诊断准确率,共收,资料完整,肛门直肠畸形,肠闭锁,肠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肠重复畸形,神经发育,发育异常,胃壁,肌层,肠瘘,腹膜炎,梅克尔憩室,肠系膜,中男,足月儿,重为,测量数据,数据缺失,未纳,入统,手术方式,会阴,肛门成形术,结肠造口术,倒立,隐窝,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方式选择,指导价值,腹胀,体阳,腹部超声检查,产前超声检查,最佳阈值,疾病发病,发病时间,各有特点,检查准确率,畸胎,外科学,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学,影像诊断
AB值:
0.276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