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遗传性易栓症5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遗传性易栓症(IT)患儿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收治的IT患儿进行研究,并随访。结果:符合IT诊断标准的患儿5例,其中男3例,女2例;确诊年龄为7岁~13岁6个月。5例患儿中,2例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先天性蛋白S缺陷症、抗活化蛋白C抵抗、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血症各1例。5例患儿均有肺栓塞,2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有心脏血栓和动脉栓塞。易栓症实验室检测1例蛋白C水平明显减低,1例蛋白S水平明显减低;2例患儿急性期抗磷脂抗体阳性,但3~6个月后复查为阴性。遗传学分析2例为
PROC基因变异,1例
PROSI基因变异,1例
F5基因变异,1例
FGA基因变异。患儿均行长期抗凝治疗,其中4例行华法林治疗,1例行利伐沙班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5年,随访中,1例患儿自行停用抗凝药物1个月后在感染诱因下出现血栓复发。
结论:IT患儿的临床表现与成人一样,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易栓症实验室检测存在局限性,基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IT患儿需长期抗凝治疗,以减少VTE复发。
文献关键词:
儿童;易栓症;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兰勤;殷菊;徐保平;段晓岷;吴润晖;申昆玲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北京 10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兰勤;殷菊;徐保平;段晓岷;吴润晖;申昆玲-.遗传性易栓症5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12):934-938
A类:
PROSI
B类:
遗传性易栓症,基因分析,IT,诊治情况,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诊断标准,中男,确诊年龄,先天性,缺陷症,纤维蛋白原,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心,动脉栓塞,实验室检测,减低,急性期,抗磷脂抗体,体阳,复查,遗传学分析,PROC,基因变异,F5,FGA,行长,长期抗凝,抗凝治疗,华法林治疗,利伐沙班,随访时间,停用,抗凝药物,下出,VTE,静脉血栓栓塞症
AB值:
0.2863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