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伴骨转移的婴儿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总结伴骨转移的婴儿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新发NB患儿32例的临床资料,入组患儿要求年龄≤12个月,且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远处骨转移征象者。对照组入组标准为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NB患儿,年龄≤12个月,且不伴有远处骨破坏征象者。总结伴骨转移的婴儿NB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对规律治疗和随访的婴儿NB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预后分析采用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
Log Rank检验。
结果:共收集32例伴骨转移的婴儿NB,占同期诊断婴儿NB的16.0%(32/200例)。其中男12例(37.5%),女20例(62.5%);中位发病年龄9个月(4.5~12.0个月)。原发部位主要为腹膜后及肾上腺区域[24例(75.0%)]、纵隔[3例(9.4%)]。32例患儿中单纯骨转移14例(43.8%),其他转移部位主要为远处淋巴结19例(59.4%)、骨髓18例(56.3%)、颅内及脑膜3例(9.4%)。骨转移部位主要在颅骨,其中11例转移至单一骨骼,其余均发生在2处及2处以上骨转移。与不伴骨转移的168例婴儿相比,伴骨转移的患儿预后明显不佳,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7.6%比82.7%(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伴骨髓转移、脑膜及颅内转移、
MYCN基因扩增、高危组患儿预后不良(均
P<0.05)。32例患儿中2例诊断后回当地治疗。共30例患儿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分析,29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化疗前行手术治疗,23例化疗后行手术治疗;1例仅行化疗。平均化疗6.2(4~13)个疗程。1例放疗,1例行放射性碘标记的间苯胍(MIBG)治疗,1例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共18例(62.1%)无事件生存;12例(40.0%)患儿发生事件,事件发生时间7个月(1.5~32.0个月),其中存活7例,死亡5例(16.7%)。预计3年无事件生存率和OS率分别为57.1%和82.7%。
结论:婴儿NB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和骨髓,骨转移部位以颅骨最常见。伴骨转移的婴儿NB较不伴骨转移者,预后不佳,且同时伴骨髓转移的婴儿较伴单纯骨转移的婴儿预后更差。
文献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婴儿;临床特征;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思豆;张诗晗;蒋持怡;岳志霞;伏利兵;于彤;王希思;金眉;苏雁;马晓莉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疾病研究室,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 10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思豆;张诗晗;蒋持怡;岳志霞;伏利兵;于彤;王希思;金眉;苏雁;马晓莉-.伴骨转移的婴儿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10):758-762
A类:
B类:
骨转移,婴儿,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分析,结伴,NB,预后影响因素,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影像学检查,远处,征象,骨破坏,辅助检查,规律治疗,疗效评估,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Log,Rank,共收,中男,发病年龄,腹膜后,肾上腺区,纵隔,转移部位,淋巴结,脑膜,颅骨,移至,处以,总生存,OS,骨髓转移,颅内转移,MYCN,基因扩增,预后不良,断后,化疗前,化疗后,后行,平均化,疗程,放疗,放射性碘标记,MIBG,干细胞移植,移植治疗,无事件生存,发生时间
AB值:
0.2817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