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融合自组装双亲短肽对重组过氧化氢酶酶学性质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利用融合自组装双亲短肽策略对源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 ubtilis)的过氧化氢酶KatA进行改性,以强化重组过氧化氢酶在工业中的应用适应性.[方法]将自组装双亲短肽 S1vw通过连接肽PT-linker融合在 KatA 的 N端,构建重组质粒pHT254-S1vw-PT-katA,将其与携带天然酶基因的pHT254-katA 分别转入枯草芽孢杆菌WB800N中进行分泌表达,之后将分离纯化得到的纯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成功构建出工程菌并将胞外粗酶液通过乙醇沉淀、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4步纯化,最终获得电泳纯的重组酶蛋白.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融合酶S1vw-PT-KatA和天然酶KatA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0℃,最适反应pH值均为11.0.然而,融合酶在pH 12.0下孵育30 min的相对酶活为77.3%,是相同处理条件下天然酶相对酶活的14.9倍,在65℃和70℃下孵育30 min的相对酶活分别为19.8%和17.5%,是相同处理条件下天然酶相对酶活的1.8倍和1.7倍.此外,融合酶在4℃储存14 d后相对酶活为88.6%,而天然酶仅具有44.3%的相对酶活.同时,融合酶的kcat/Km提高到天然酶的2.3倍.[结论]融合自组装双亲短肽S1vw提高了重组过氧化氢酶KatA的p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催化效率,不仅获得了催化效率和应用适应性改良的重组酶蛋白,为针对过氧化氢酶的进一步分子改造提供了策略参考和实验依据,而且促进了其在工业上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
文献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融合表达;自组装双亲短肽;酶学性质
作者姓名:
庞焦;姜梦彤;刘羽欣;李明玉;王从纲;李宪臻
作者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焦;姜梦彤;刘羽欣;李明玉;王从纲;李宪臻-.融合自组装双亲短肽对重组过氧化氢酶酶学性质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22(09):3449-3463
A类:
自组装双亲短肽,Bacilluss,ubtilis,KatA,S1vw,pHT254,katA,WB800N
B类:
组过,过氧化氢酶,酶学性质,枯草芽孢杆菌,PT,linker,重组质粒,酶基因,转入,分泌表达,分离纯化,出工,工程菌,粗酶液,醇沉,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电泳,重组酶,反应温度,孵育,处理条件,活分,kcat,Km,温度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催化效率,分子改造,规模化制备,融合表达
AB值:
0.200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