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在体左/右半肝劈裂式肝移植技术改进和创新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供者在体左/右半肝劈裂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及应用于临床肝移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实施在体左/右半肝劈裂供肝(27例)及相应受者(49例)的临床资料,按供肝采用的劈裂肝技术分为常规劈裂组(A组,13例)和创新劈裂组(B组,14例),相应受者分为常规劈裂受者组(C组,25例)和创新劈裂受者组(D组,24例)。比较分析A、B两组供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两组受者近期疗效,随访截至2022年9月30日。结果:27例供者中男性23例,女性4例,死亡原因颅脑外伤12例,自发性脑出血1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B组供者体重和体重指数大于A组,血钠水平低于A组( P< 0.05)。A组供肝劈裂中位手术时间230 min高于B组的175 min( P=0.022)。左/右半供肝脉管分配比例A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肝下腔静脉劈裂A组1例,B组10例( P=0.001)。20例需要Ⅴ/Ⅷ段流出道重建的右半肝移植中,A组12例和B组3例采用传统的独立架桥重建(独立式),B组5例采用创新的下腔静脉成型联合重建(联合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4)。受者临床资料比较发现,C组与D组手术时间、无肝期及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中7例留置"T"管,D组为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2)。近期疗效比较,49例受者中12例出现26起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其中C组7例,D组5例,但Ⅲ级及以上胆道并发症C组6例,D组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6)。因术后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其中C、D组各1例。移植肝6个月和1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5.9%和87.7%,受者6个月和1年存活率分别为95.9%和92.4%。 结论:左/右半肝劈裂式肝移植经一定手术量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手术时间可趋向缩短。改进的下腔静脉劈裂术式和创新的Ⅴ/Ⅷ段静脉回流联合下腔静脉重建术式经临床应用证明是可行和安全的。
文献关键词:
肝移植;劈裂式肝移植;下腔静脉
作者姓名:
吴胜东;房炯泽;黄静;胡杨科;毛书奇;单钰莹;朱宏达;王珂;卢长江;陆才德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宁波 315040
引用格式:
[1]吴胜东;房炯泽;黄静;胡杨科;毛书奇;单钰莹;朱宏达;王珂;卢长江;陆才德-.在体左/右半肝劈裂式肝移植技术改进和创新探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2(12):749-757
A类:
劈裂式肝移植
B类:
右半肝,移植技术,技术改进,创新探讨,供者,创新及应用,宁波大学,应受,受者,近期疗效,中男,死亡原因,颅脑外伤,自发性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体重指数,血钠,手术时间,右半供肝,脉管,分配比例,流出道重建,立架,架桥,独立式,联合式,组手,无肝期,手术出血量,留置,疗效比较,Clavien,Dindo,胆道并发症,严重并发症,移植肝,手术量,术式,静脉回流,下腔静脉重建,重建术
AB值:
0.2809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