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清指标的联合检测对重症中暑的诊断意义:附7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热射病(heat stroke,HS)辅助诊断的早期敏感临床指标,以期及早干预病情.方法 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中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中暑的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与热衰竭组(n=28)、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组(n=24)、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组(n=18).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入院24 h的临床检验指标,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进一步绘制热痉挛与热衰竭组和HS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5.72±16.64)岁.最高体温(39.66±1.08)℃,住院时间(15.58±14.49)d.61例病情好转,9例死亡.3组患者入院24 h内多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HS组及CHS组的体温高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P<0.05),但EHS组、CHS组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S组的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高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CHS组(P<0.05);EHS组的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钠(Na)、静脉血糖(GLU)、APACHEⅡ低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CHS组(P<0.05),PLT的降低最为显著;CHS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EHS组(均P<0.05).各指标在热痉挛与热衰竭组、HS组患者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各指标均无法同时达到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而串联DD、PCT、PLT三者后的AUC上升至0.838(95%CI:0.731~0.916),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85.71%,该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高于任何单一指标.结论 PLT的显著下降、PCT和DD的增高可能是HS的早期敏感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HS早期诊断以及病情危重的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重症中暑;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降钙素原;D-二聚体;血小板;联合检测
作者姓名:
王蕾;姜岱山;张毅;沈君华;陈振华;贾寒雨;朱保锋
作者机构: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13;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1
引用格式:
[1]王蕾;姜岱山;张毅;沈君华;陈振华;贾寒雨;朱保锋-.血清指标的联合检测对重症中暑的诊断意义:附7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2(02):180-186
A类:
B类:
血清指标,联合检测,重症中暑,诊断意义,临床资料分析,heat,stroke,辅助诊断,临床指标,南通,住院患者,痉挛,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EHS,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CHS,临床检验,检验指标,制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男,平均年龄,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PLT,超敏,血钠,Na,静脉血糖,GLU,APACHE,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指标,诊断效能,单一指标,敏感指标,危重
AB值:
0.2501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