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6-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6-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食源性疾病的病例信息、特定致病菌检测结果、可疑食品种类及发生场所进行分析.结果 滨海新区共监测9 677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6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8.81/万).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有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发病高峰期集中在5-10月;2020年沙门菌检出率最高(10.2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低(0.33%);沙门菌第一、二季度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在第三、四季度检出率高.监测病例的可疑食品种类及来源场所分别为肉与肉制品(1 810条)多来源于餐馆饭店(514条)、水果类及其制品(1 581条)多来源于零售/农贸市场(872条)、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 464条)多来源于农贸市场(636条).沙门菌感染病例的可疑食品种类主要为水果类及其制品(22.90%)、肉与肉制品(14.50%),来源场所多为家庭(43.51%);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病例的可疑食品种类多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43.59%),来源多为餐馆饭店(1.28%).结论 滨海新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率2017年以后有降低趋势,各季度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受北方居民饮食影响.病原学检测阳性病例的可疑食品种类及来源场所与监测病例不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需关注初级农产品的致病菌抽检.
文献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病原学检测
作者姓名:
王雪娇;刘钦;赵苗苗;杨岚
作者机构:
天津市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科,天津3004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雪娇;刘钦;赵苗苗;杨岚-.2016-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2(12):1637-1641
A类:
B类:
滨海新区,食源性疾病,疾病监测,监测结果,流行特征,预防和控制,病例信息,致病菌检测,可疑,年龄组,疾病发病,高再,再降,发病高峰,高峰期,二季度,四季度,监测病例,所分,肉与肉制品,多来源,餐馆,饭店,水果类,农贸市场,水产动物,沙门菌感染,感染病,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各季,饮食影响,病原学检测,阳性病例,所与,预防控制,初级农产品,抽检
AB值:
0.2179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