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帕金森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
11C-CFT PET/CT显像特点的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
11C-2β-甲氧甲酰-3β-(4-氟苯基)托烷(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PET/CT显像的特点,分析其对P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
11C-CFT PET/CT脑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41例原发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4~81岁(57.6± 12.2)岁。根据Hoehn-Yahr(H-Y)分级将PD患者分为早期PD组(19例)和晚期PD组(22例)。同时纳入与PD组患者年龄匹配的8名健康受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4名、女性4名,年龄42~72(61.0±9.8)岁。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OI)得到双侧尾状核、壳核及小脑3个层面的
11C-CFT摄取值,按相应公式计算双侧尾状核、壳核、新纹状体的
11C-CFT摄取值和不对称指数、壳核与尾状核摄取值的比值。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PD患者新纹状体及各亚区DAT分布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在
11C-CFT PET/CT脑显像中,PD组双侧尾状核放射性分布呈稍降低但尚均匀,双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呈不同程度的降低或稀疏缺损。其中,早期PD组患者双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呈不对称性降低或缺损;晚期PD组患者双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呈较对称性稀疏缺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新纹状体
11C-CFT摄取值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9±2.75对7.69±2.42 ,
t=4.818,
P<0.01);PD组不对称指数增高,且在壳核中表现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0.08对0.14±0.09,
t=2.184,
P<0.05);PD组壳核与尾状核摄取值的比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0.13对0.74±0.21,
t=4.929,
P<0.01)。与早期PD组比较,晚期PD组在新纹状体的摄取值降低最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1.77对6.99±2.71,
t=2.070,
P<0.05),晚期PD组在尾状核、壳核不对称指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6±0.06对0.11±0.08、0.18±0.10对0.11±0.07,
t=2.251、2.858,均
P<0.05)。PD患者新纹状体
11C-CFT摄取值与年龄、起病年龄、H-Y分级均呈负相关(
r=-0.444、-0.514、-0.426,均
P<0.01),与壳核
11C-CFT摄取不对称指数呈正相关(
r=0.331 ,
P<0.05)。PD患者尾状核
11C-CFT摄取值与年龄、起病年龄、H-Y分级均呈负相关(
r=-0.537、-0.581、-0.380,均
P<0.05),与壳核不对称指数呈正相关(
r=0.410,
P<0.01);PD患者壳核
11C-CFT摄取值与起病年龄、H-Y分级均呈负相关(
r=-0.353、-0.453,均
P<0.05),与病程、壳核与尾状核摄取值的比值均呈正相关(
r=0.322、0.396,均
P<0.05)。
结论:PD患者DAT在
11C-CFT PET/CT脑显像上主要表现为双侧尾状核及壳核的放射性分布降低,
11C-CFT PET/CT脑DAT显像有助于PD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
文献关键词:
托烷类;帕金森病;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贵娟;谢晓菲;宋普姣;王明华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贵阳 55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贵娟;谢晓菲;宋普姣;王明华-.帕金森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
11C-CFT PET/CT显像特点的分析
)[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22(05):270-276
A类:
托烷类,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类
B类:
多巴胺转运体,11C,CFT,PET,帕金森病,甲酰,苯基,DAT,临床诊断价值,大学附属医院,脑显像,中男,Hoehn,Yahr,患者年龄,受检者,正常对照,勾画,感兴趣区,ROI,尾状核,壳核,小脑,摄取,公式计算,纹状体,卡方检验,亚区,临床指标,不对称性,减低,起病年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43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