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引导下不同区域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3种区域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4月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将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3组: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组、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组.麻醉诱导前30min,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行TPVB、ESPB和SAPB,均注入0.4%罗哌卡因120mg.术毕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曲马多补救镇痛,维持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3分.记录3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阻滞镇痛维持时间;比较3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的消耗量、术后24h PCIA芬太尼消耗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于术后2、4、8、12、24h比较3组患者的Prince-Henry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和呼吸困难发生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胸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ESPB组和SAPB组患者的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短于TPV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TPVB组(P<0.05);TPVB组有2例患者刺破胸膜腔,ESPB组和SAPB组均未发生阻滞相关并发症;TPVB组患者的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明显下降(P<0.05),但与ESPB组相比,TPVB组和SAPB组患者的阻滞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hPCIA芬太尼消耗量、PCA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术后8h的PHP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PONV发生率明显下降,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3种神经阻滞均可为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提供一定程度的镇痛,但SAPB组与TPVB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ESPB组.与TPVB组相比,SAPB组操作时间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因此,SAPB可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TPVB的用于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镇痛的区域麻醉方式,并且在技术上更安全、有效、易操作.
文献关键词:
超声检查;区域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赢;李蓉;潘鹏;张代玲;晋维林
作者机构:
昆山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苏 昆山 215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赢;李蓉;潘鹏;张代玲;晋维林-.超声引导下不同区域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03):47-51
A类:
24hPCIA
B类: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切除手术,手术中,效果比较,择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不限,符合要求,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麻醉诱导,30min,罗哌卡因,120mg,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补救,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相关并发症,镇痛维持时间,瑞芬太尼,消耗量,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呕吐,PONV,呼吸困难,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胸管,刺破,胸膜腔,8h,术后镇痛效果,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区域麻醉,麻醉方式,在技术上,超声检查,胸腔镜手术
AB值:
0.223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