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竖脊肌组和前锯肌组,每组各50例.竖脊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ESPB,前锯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SAPB.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舒芬太尼用量,术后1、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前锯肌组术后6、12、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竖脊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组术后6、12 h的心率(HR)水平低于竖脊肌组,术后24 h的HR水平高于竖脊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组术中及术后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前锯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组术后1、6、12 h的VAS评分低于前锯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SAPB,ESPB能减少胸腔镜手术患者舒芬太尼用量,但术后24 h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
文献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
作者姓名:
刘晓青;庄凯峰
作者机构: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西藏林芝 8601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04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晓青;庄凯峰-.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2(36):132-136
A类:
B类:
竖脊肌平面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比较,ESPB,SAPB,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胸腔镜手术,手术患者,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指标,指标变化,舒芬太尼,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动脉压,MAP,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管,拔除,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
AB值:
0.182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