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对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7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共238例;其中男166例,女72例;年龄(79.29±5.10)岁,住院时间(11.90±7.37)d;稳定型骨折58例,不稳定型18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Inter-TAN固定.记录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失效情况等.螺钉切出、切穿、断裂等被认为是失效.分析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共有14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内固定失效率为5.9%.失效原因分别为头颈钉切出11例,切穿2例,断钉1例;10例在术后3个月内失效;3例为术后3~6个月内失效;1例为术后6~12个月内失效.复位质量和骨密度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失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一定失效率.这与该系统静态固定的设计理念有关,也与骨质疏松、复位质量有关.
文献关键词:
髋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骨钉;失效
作者姓名:
王晓伟;郭永智;征华勇;徐宇航;郭艳辉;刘智
作者机构:
100700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
引用格式:
[1]王晓伟;郭永智;征华勇;徐宇航;郭艳辉;刘智-.对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分析)[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2(06):323-327,333
A类:
B类:
Inter,TAN,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原因分析,髓内钉,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骨科,骨折患者,中男,不稳定型,负重,骨折愈合,愈合情况,失效情况,螺钉,切出,内固定失效,失效率,头颈,复位质量,骨密度,股骨转子间骨折术,骨折术后,骨质疏松,髋骨折,骨折固定术,骨钉
AB值:
0.2273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