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
文献摘要:
襄樊—广济断裂带是分隔大别造山带和扬子板块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边界断裂,其几何学、运动学及构造演化特征记录了南北两大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发生碰撞、拼贴及相互作用的地质过程.在野外调查、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以深部向南逆冲、浅表向北逆冲的"鳄鱼嘴式"对冲构造为特征,与西段的构造变形样式和次序存在显著差异.中扬子地区东部受控于江南—雪峰造山带和大别造山带南北两大构造体系,深部扬子板块北缘向大别造山带之下俯冲导致造山带自北向南挤出,推覆构造可影响至瑞昌一带,由南向北的浅层逆冲推覆可影响至梅川附近,二者在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的蕲春—武穴—浠水一带对接.襄樊—广济断裂带经历了印支早期同碰撞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和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T2末)、燕山早—中期双向对冲构造变形(J1-3)、燕山晚期伸展正断层变形(K1-2)、喜山早期由北向南小规模逆冲变形(E1)阶段.
文献关键词:
襄樊—广济断裂;蕲州;中扬子板块;大别造山带;江南隆起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清波;程万强;周全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6;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三河 065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清波;程万强;周全-.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J].现代地质,2022(03):755-769
A类:
雪峰造山带,中扬子板块
B类:
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构造变形特征,分隔,大别造山带,北缘,褶皱,几何学,运动学,构造演化,演化特征,大地构造单元,拼贴,地质过程,在野,野外调查,构造解析,年代学,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深部,浅表,鳄鱼,对冲,西段,形样,样式,次序,中扬子地区,受控,俯冲,挤出,推覆构造,瑞昌,由南向北,逆冲推覆,蕲春,武穴,浠水,印支,由北向南,韧性剪切,剪切变形,J1,燕山晚期,伸展,正断层,K1,小规模,模逆,E1,蕲州,江南隆起带
AB值:
0.3745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