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准噶尔盆地腹部两类走滑断裂带及其构造变形样式
文献摘要:
走滑断裂带对中国西部压扭性叠合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研究难点之一.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本文采用多种地震构造解析技术,瞄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开展了精细走滑断裂带解释和变形样式分析.在燕山Ⅱ幕构造活动期,侏罗系发育了NWW向左行压扭性和NE向左行张扭性两类走滑断裂带.它们都是由4组剪切断层复合而成,共同遵从左行简单剪切模式,但几何学特征和构造属性差异很大.NWW和NE向走滑断裂带不存在共轭剪切关系,而是在钝夹角区(135°左右)普遍具有弧形联合与归并趋势.在构造变形中,两类同期左行走滑断裂带弧形联合控制了变形区域旋扭形变和剪切破裂,构成了一个大尺度"面"状旋扭构造体系.旋扭构造变形样式对中亚陆内造山带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压扭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走滑断裂带;弧形联合;旋扭变形样式;燕山构造运动;侏罗系;准噶尔盆地腹部;构造地质
作者姓名:
王建伟;鲍军;曹建军;赵乐强;曾治平;宫亚军;李守济;李松涛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建伟;鲍军;曹建军;赵乐强;曾治平;宫亚军;李守济;李松涛-.准噶尔盆地腹部两类走滑断裂带及其构造变形样式)[J].地球科学,2022(09):3389-3400
A类:
弧形联合,旋扭构造,旋扭变形样式,燕山构造运动
B类:
准噶尔盆地腹部,走滑断裂带,构造变形,中国西部,压扭,叠合盆地,地大,大中型油气田,控制作用,高密度三维,三维地震资料,种地,地震构造,构造解析,瞄准,侏罗系,构造活动,活动期,NWW,左行,NE,切断,遵从,几何学,构造属性,共轭,夹角,归并,类同,联合控制,剪切破裂,大尺度,中亚,陆内造山带,油气勘探,勘探实践,构造地质
AB值:
0.2516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