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别造山带中元古代变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大别造山带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发育太古代-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但一直缺乏中元古代的物质信息.首次报道了大别造山带核部一套中元古代"变砂岩-大理岩"变沉积岩组合,通过对该套地层的3个样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特征分析,显示最年轻的锆石平均年龄分别为:1556±13 Ma、1541±20 Ma和1584.3±24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该套地层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锆石变质增生边记录该套地层经历了124.1±2.3 Ma的变质事件,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该套地层物源特征与神农架群一致;碎屑锆石峰值年龄2682 Ma,2461 Ma记录了"大别陆块"结晶基底两期重要生长事件,峰值年龄2043 Ma,1803 Ma和1572 Ma显示"大别地块"可能参与Columbia超大陆聚合-裂解事件,在新元古代早期与"黄陵陆核"拼合而成为扬子陆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大别岩群;中元古代变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地层学
作者姓名:
孔令耀;郭盼;万俊;刘成新;王晶;陈超
作者机构: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 430034;湖北省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 4302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令耀;郭盼;万俊;刘成新;王晶;陈超-.大别造山带中元古代变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2(04):1333-1348
A类:
中元古代变沉积岩,大别岩群
B类:
大别造山带,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地质意义,扬子陆块,北缘,太古,古元古代,首次报道,砂岩,大理岩,岩组,Lu,平均年龄,Ma,误差范围,形成时代,代为,变质,碎屑锆石年龄,物源特征,神农架群,两期,地块,Columbia,超大陆,解事,新元古代,黄陵,拼合,地层学
AB值:
0.2128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