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秦岭凤县北部罗汉寺岩组沉积时代和源区特征: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龄证据
文献摘要:
秦岭造山带罗汉寺岩组的形成时代长期存在争议.选择西秦岭东段凤县北部罗汉寺岩组凝灰岩和浅变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探讨罗汉寺岩组的形成时代和物源特征.结果显示,罗汉寺岩组下部a岩段中凝灰岩结晶年龄为407±10 Ma;上部碎屑岩段(c岩段)中千枚岩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658~420 Ma之间,主要包括490~420 Ma和997~639 Ma两个区间峰值年龄,其次为1557~1318 Ma、2484~1745 Ma,另有少量2650 Ma左右年龄值.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限定罗汉寺岩组主体形成时代为早—中泥盆世.研究同时表明,罗汉寺岩组物源具有明显的多元性,490~420 Ma年龄组的锆石主体来自于商丹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弧岩浆岩;997~639 Ma年龄组可进一步细分为843~639 Ma和997~867 Ma,前者主要来自于南秦岭构造带,后者主要来自于北秦岭构造带;2658~1318 Ma的中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组与北秦岭构造带、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岩浆活动相关.综合分析认为南秦岭和北秦岭地块早—中泥盆世时期尚未全面碰撞成陆,商丹洋为残留洋(海)盆.
文献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物源分析;罗汉寺岩组;凤县;西秦岭造山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亚峰;陈国超;杨玲;易鹏飞;姚征;赵端昌;杨涛;张振凯;杜彪
作者机构: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68;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南阳,473000;陕西省地质调查实验中心,陕西西安,710054;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陕西西安,71011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亚峰;陈国超;杨玲;易鹏飞;姚征;赵端昌;杨涛;张振凯;杜彪-.西秦岭凤县北部罗汉寺岩组沉积时代和源区特征: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龄证据)[J].地质学报,2022(03):805-823
A类:
罗汉寺岩组
B类:
凤县,沉积时代,源区特征,LA,ICP,Pb,形成时代,长期存在,岭东,东段,凝灰岩,变质,碎屑岩,同位素年代学,物源特征,Ma,千枚岩,碎屑锆石年龄,区域地质,地质资料,代为,中泥盆世,多元性,年龄组,俯冲作用,岩浆岩,南秦岭,北秦岭,中元古代,新太古代,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岩浆活动,岭地,地块,撞成,成陆,留洋,定年,物源分析,西秦岭造山带
AB值:
0.2685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