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安徽大别山区温泉的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及成因
文献摘要:
安徽大别山区位于扬子板块和中朝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东部,南东侧以池-太断裂为界,北西侧止于金寨深断裂,向东至庐江东汤池.对大别山区5个温泉,即太湖县汤泉乡汤湾温泉(AH2)、岳西县温泉镇温泉(AH6)、岳西县菖蒲镇溪沸温泉(AH7)、庐江县东汤池温泉(AH11)和舒城县西汤池温泉(AH12)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大断裂和与之平行或斜交的小型断裂控制着大别山区温泉的出露,地下热储带分布于花岗岩和变质花岗岩中.温泉水温为40~70℃,pH值为7~8.8,均为中低温、弱碱性温泉.温泉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大别山区温泉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并具有轻微的18 O漂移现象.利用同位素高程效应公式估算温泉补给区高程为950~1300 m,补给区平均温度约为8.2℃.地下水在大别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经历深循环受到来自深部热源的加热之后,沿断裂带或破碎带上升,在山谷、河谷的低处出露形成温泉.估算的热储温度为80~120℃,热水循环深度为1400~1800 m.结合硅焓方程法和实地调查,认为AH2和AH7不存在冷热水混合,AH6、AH11和AH12若继续扩大开采,不排除会发现热水与浅部冷水的混合.
文献关键词:
同位素;温泉;热储温度;地下水循环;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大别山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状;周训;方斌;沈晔;徐艳秋;陈柄桦;王蒙蒙;隋丽嫒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状;周训;方斌;沈晔;徐艳秋;陈柄桦;王蒙蒙;隋丽嫒-.安徽大别山区温泉的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及成因)[J].地质通报,2022(09):1687-1697
A类:
AH2,AH6,AH7,AH11,AH12,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B类:
安徽大别山区,水化学与同位素,同位素特征,扬子板块,中朝,碰撞造山带,东侧,北西,西侧,止于,金寨,深断裂,向东,东至,江东,汤池,太湖县,汤泉,岳西县,温泉镇,菖蒲,庐江县,舒城县,调查和分析,深大断裂,斜交,花岗岩,变质,温泉水,水温,中低温,弱碱,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补给水,漂移,高程效应,平均温度,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深循环,深部,热源,断裂带,破碎带,带上,山谷,河谷,热储温度,热水循环,循环深度,方程法,实地调查,冷热水,冷水,地下水循环
AB值:
0.3169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