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察汗河右行转换挤压剪切带的变形样式及构造意义
文献摘要:
转换挤压剪切带普遍发育在汇聚板块边界及碰撞造山带中,对调节造山过程中的增生、碰撞及物质侧向挤出等起重要作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柴北缘构造带)被认为是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闭合、大陆深俯冲、陆-陆碰撞和造山后伸展垮塌作用的产物.最近,在柴北缘构造带东段乌兰北部察汗河地区,笔者新厘定出NWW—SEE向展布的右行转换挤压韧性剪切带.本文通过对该剪切带内宏微观构造特征、石英c轴组构、运动学涡度等研究,结合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来探该讨剪切带的转换挤压样式及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启示意义.察汗河韧性剪切带内X-Z面上发育的宏微观构造以及石英c轴组构共同指示了右行走滑剪切指向,结合糜棱岩的轻微压扁—压扁的应变椭球体形态,共同指示了其具有转换挤压的构造性质;估算的平均运动学涡度限定了其转换挤压变形样式.根据石英颗粒的重结晶机制、c轴组构滑移系以及其开角温度计,确定其变形温度为500~553℃,指示了中地壳变形层次,并结合剪切带内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大小,估算其差异应力为28.5~30.0 MPa,古应变速率为10-12/s.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卷入韧性剪切变形的闪长岩时代为432±3 Ma,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已有区域地质资料,推断韧性剪切作用的活动时代为中志留世—早泥盆世(432~396 Ma).以上资料显示,察汗河韧性剪切带表现出垂直于造山带的水平收缩和平行于造山带的侧向挤出的构造变形样式,伴随着部分由北向南的逆冲分量,形成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晚期的碰撞造山阶段,并指示了其造山作用具有斜向汇聚及碰撞特征.
文献关键词:
柴北缘构造带;右行转换挤压;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流变学;斜向汇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武亚威;张建新;路增龙;周桂生;毛小红;滕霞;郭祺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武亚威;张建新;路增龙;周桂生;毛小红;滕霞;郭祺-.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察汗河右行转换挤压剪切带的变形样式及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22(06):1937-1956
A类:
右行转换挤压,运动学涡度,转换挤压变形,斜向汇聚
B类: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挤压剪切,形样,样式,构造意义,板块边界,碰撞造山带,侧向,挤出,青藏高原东北缘,柴北缘构造带,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陆深,深俯冲,造山后伸展,垮塌,乌兰,厘定,NWW,SEE,展布,韧性剪切带,宏微观,微观构造,构造特征,组构,锆石,Pb,年代学,启示意义,同指,走滑,糜棱岩,微压,压扁,应变椭球体,构造性,石英颗粒,重结晶,滑移系,温度计,变形温度,地壳变形,颗粒大小,应变速率,定年,卷入,剪切变形,闪长岩,代为,Ma,区域地质,地质资料,剪切作用,早泥盆世,垂直于,于造山,构造变形,分由,由北向南,古生代晚期,流变学
AB值:
0.2685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