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登革病毒在人与蚊虫细胞正选择压力下的致病性与基因序列变化分析
文献摘要:
自然界中登革病毒在蚊虫与哺乳动物宿主内交替循环复制,研究病毒与不同类型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病毒基因突变与毒力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登革2型病毒在人肝癌细胞(Huh-7)和蚊虫细胞(C6/36)之间交替传代模拟登革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人类与蚊虫间的交替感染,通过检测第10、18代病毒对小鼠的毒力以及在蚊虫中的感染率、传播率来评价病毒的适应性,同时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登革2型病毒经交替传代后适应性降低,单种细胞中连续传代后适应性增高.序列分析显示病毒在C6/36细胞中连续传代后积累的突变数少于在Huh-7细胞中连续传代或两种细胞中交替传代积累的突变.另外,连续传代过程中出现的E蛋白155和186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可能与毒力增强有关,交替传代过程中出现的E蛋白307位点氨基酸突变可能与毒力减弱有关.结果揭示了登革病毒毒力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有助于监测病毒毒力变化,预测疾病的流行.
文献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交替传代;核苷酸突变;毒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小娟;姜玉庭;张恒端;高剑;吴治明;李春晓;董言德;邢丹;郭晓霞;赵彤言
作者机构: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虫媒病与自然疫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小娟;姜玉庭;张恒端;高剑;吴治明;李春晓;董言德;邢丹;郭晓霞;赵彤言-.登革病毒在人与蚊虫细胞正选择压力下的致病性与基因序列变化分析)[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22(01):14-24
A类:
交替传代
B类:
登革病毒,蚊虫,正选择压力,致病性,基因序列,变化分析,哺乳动物,宿主,交替循环,主细胞,基因突变,毒力,人肝癌细胞,Huh,C6,感染率,病毒基因组,连续传代,序列分析,变数,氨基酸突变,核苷酸突变
AB值:
0.2295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