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立德树人"视域下劳动教育再审思——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启示
文献摘要: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初德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凯兴斯泰纳较早地意识到德国教育的顽疾和公民教育的薄弱,逐步形成了劳作教育思想体系.凯兴斯泰纳提倡重新发掘人的价值,通过劳作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即要培养与"个体人"相对应的"国家人".他认为,劳作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以德为本、性格塑造,课程结构是在做中教、从做中学,教育模式是以生为本、以导为方.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为新兴的德国指明了一条人才培养之路——通过劳作教育塑造国家共同体意识,明确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可为我国完善劳动育人体系提供借鉴与思考.
文献关键词:
劳动教育;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莹;王颖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莹;王颖-."立德树人"视域下劳动教育再审思——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启示)[J].教育文化论坛,2022(05):80-88
A类:
劳作学校
B类:
劳动教育,再审,审思,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历史背景,德国教育,顽疾,公民教育,思想体系,新发掘,人的价值,过劳,教育的目的,即要,教育目的,以德为本,课程结构,中教,从做中学,以生为本,教育理论,造国,共同体意识,育人价值,劳动育人体系
AB值:
0.2462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