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游戏人"与"符号人"对儿童形塑的教育价值与启示
文献摘要:
儿童教育异化的本质为人的异化.教育异化现象难以直接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得到根本改善,需要回到人的本质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游戏的人》和《人论》作为"游戏"和"文化"领域两部著名的人性论著作,对儿童形塑的应然状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示.在"人是游戏者"的本质论视域下,游戏作为文化之母赋予儿童教育以游戏的精神基质,人的游戏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秩序,人的游戏本体指明了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透过"人是符号的动物"之人性观可知,人的符号本质定性儿童教育以文化人的本质,人的符号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内容世界,人的符号劳作实现儿童教育的人性完善.两种人性论启示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发挥儿童个体层面的游戏性与符号性;注重社会层面的共同规则与文化传承;通过对话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以最终实现儿童作为人的心灵自由.
文献关键词:
游戏人;符号人;游戏育人;文化育人;幼儿教育
作者姓名:
方银叶;李姗泽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院,贵州都匀 55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银叶;李姗泽-."游戏人"与"符号人"对儿童形塑的教育价值与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22(02):103-108
A类:
游戏育人
B类:
游戏人,符号人,形塑,教育价值,价值与启示,儿童教育,教育异化,人的异化,异化现象,接通,教学方式方法,人的本质,哲学层面,人论,人性论,论著,应然状态,本质论,新秩序,戏本,终极目标,之人,人性观,以文化人,劳作,个体层面,游戏性,符号性,社会层面,个体与社会,文化育人,幼儿教育
AB值:
0.398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