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
文献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定境遇下,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及虚拟现实技术更为广泛地植入到人们社会生活时空重组的进程中,审视"虚拟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意识纽合、价值勾连及空间衔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属性和运作机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本规律,要做好顶层设计,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建构为中心;遵从实践导向,以特色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坚持求异思维,以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建设为关键;坚定工具属性,以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的涵养为落点,全面推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形塑.
文献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虚拟社会;后互联网时代
作者姓名:
王志刚;李晓乐
作者机构: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志刚;李晓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J].江苏高教,2022(02):115-120
A类:
B类:
虚拟现实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创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境遇,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虚拟社会,勾连,技术的本质,本质属性,运作机理,基本规律,理论体系建构,遵从,实践导向,特色化,教学基地,基地建设,求异思维,教学机制,工具属性,主体间性,落点,形塑,后互联网时代
AB值:
0.2023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