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菱鲆源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摘要:
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之间存在一种信息交流机制,称之为群体感应.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主要由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作为信号分子,在水产品中间接调控一些腐败菌的致腐特性.可通过淬灭群体感应来抑制水产品的腐败.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群体感应淬灭酶在许多细菌中被鉴定出来.为探究荧光假单胞菌PF08的pf-1240基因表达产物的潜在功能,通过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PF08的pf-1240基因能编码一种群体感应淬灭酶,与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第2个高丝氨酸内酯酰化酶QuiP蛋白的相似性为65.82%.序列分析显示:pf-1240基因共编码79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3867H6010N1084O1160S19,相对分子质量86855.96,理论等电点为7.81,不稳定系数为35.29,属于亲水蛋白.由保守结构域分析可知,该蛋白包含一个完整的青霉素酰化酶家族结构域且该家族中有许多酶被证实具有群体感应淬灭酶功能,能够分解长链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推测该蛋白也具有类似的群体感应淬灭酶功能.本研究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等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便深入了解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酶的性质和功能.
文献关键词:
基因克隆;群体感应;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酰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水产品腐败
作者姓名:
申悦;崔方超;李婷婷;王当丰;刘景云;谭茜倩;吕欣然;励建荣
作者机构: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锦州 121013;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大连 116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申悦;崔方超;李婷婷;王当丰;刘景云;谭茜倩;吕欣然;励建荣-.大菱鲆源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07):64-75
A类:
PF08,QuiP,C3867H6010N1084O1160S19,青霉素酰化酶
B类:
大菱鲆,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酶,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水产品腐败,腐败变质,信息交流,交流机制,称之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菌群体感应,群体感应系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间接调控,腐败菌,致腐,群体感应抑制剂,pf,达产,基因克隆,铜绿假单胞菌,PAO1,序列分析,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不稳定系数,亲水,保守结构域,白包,长链,链群,群体感应信号,AHLs,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分析
AB值:
0.2002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