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圣愈汤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圣愈汤治疗骨关节炎(OA)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获得圣愈汤的活性成分、药物靶点;在GEO数据库筛选后选取OA相关的3个芯片,获得OA差异基因,利用PERL软件OA差异基因与圣愈汤药物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8.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交集靶点"调控网络及交集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图,根据中介中心性(BC)、接近中心性(CC)和节点数目(DC)筛选出圣愈汤治疗OA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利用R语言中Bioconductor插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筛选出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评估其结合活性.结果 在GSE 55457、GSE 29746、GSE 51588芯片中,OA分别有1770、2342、4532个差异基因;共筛选出56个圣愈汤的活性成分,98个圣愈汤治疗OA的交集靶点,其中IL-6、VEGFA、MMP9、MYC、JUN等为关键靶点,涉及TNF、AGE-RAGE、IL-17、Toll样受体等多条信号通路,富集生物学过程主要为对脂多糖的反应、血管新生的调节、调节缺氧环境;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圣愈汤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受体蛋白稳定结合并发挥显著作用.结论 圣愈汤可能通过TNF、Toll样受体、IL-17等信号通路,从炎症、血管生成等方面治疗OA.
文献关键词:
骨关节炎;圣愈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信号通路
作者姓名:
朱在师;赵启刚;李西海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福州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在师;赵启刚;李西海-.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圣愈汤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福建中医药,2022(10):37-41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圣愈汤,骨关节炎,OA,TCMSP,药物靶点,GEO,差异基因,PERL,汤药,Cytoscape,交集靶点,调控网络,靶点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中介中心性,BC,接近中心性,CC,DC,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言中,Bioconductor,插件,生物功能,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Vina,结合活性,GSE,VEGFA,MMP9,MYC,JUN,RAGE,Toll,样受体,多条,生物学过程,脂多糖,血管新生,缺氧环境,受体蛋白,血管生成
AB值:
0.2995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