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葵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葵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检索黄葵胶囊的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肾病综合征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并基于STRING平台构建黄葵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前3名关键化合物与排名居前3位的关键靶点蛋白利用PyMOL及Auto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黄葵胶囊有效活性成分16个,潜在靶点358个,与肾病综合征共同靶点93个,其中关键靶点涉及白蛋白(Albumin,ALB)、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分子对接结果验证前3名关键靶点与居前3位的关键化合物有较好结合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葵胶囊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来直接或间接的对足细胞进行调控进而治疗肾病综合征.
文献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黄葵胶囊;肾病综合征;预测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思雨;刘丽雅;李鹏飞;李燕;钟秀玉;张建
作者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思雨;刘丽雅;李鹏飞;李燕;钟秀玉;张建-.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葵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J].中医临床研究,2022(29):6-12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黄葵胶囊,肾病综合征,作用靶点,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文献检索,活性成分,GeneCards,OMIM,Cytoscape,软件构建,潜在靶点,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选关,关键靶点,Metascape,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靶点蛋白,PyMOL,AutoDock,Vina,过筛,共获,Albumin,ALB,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Serine,Threonine,Kinase,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结合力,抑制氧化,氧化应激反应,足细胞,预测机制
AB值:
0.3384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