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通脉逐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通脉逐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BATMAN)数据库、通用蛋白质资源(Uniprot)数据库获得通脉逐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基因卡片(Gene Cards)数据库、基因疾病关联(DisGeNET)数据库和毒性与基因比较(CTD)数据库获取AS的相关靶点并与通脉逐瘀汤作用靶点取交集;基于Cytoscape软件构建通脉逐瘀汤治疗AS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检索交互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交互作用(PPl)关系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最终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Cluster-profile version 3.12.0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279种活性成分和586个靶点;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川陈皮素、(+)-儿茶素、黄芩素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GO富集分析结果共有1749个GO条目,其中1627个生物过程条目、30个细胞组分条目和92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有94条通路,主要有低氧诱导因子-1 (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通脉逐瘀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治疗AS.
文献关键词:
通脉逐瘀汤;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川陈皮素;(+)-儿茶素;黄芩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玲;曹焕泽;纪文岩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玲;曹焕泽;纪文岩-.通脉逐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1):91-100
A类:
通脉逐瘀汤,PPl
B类:
动脉粥样硬化,对接研究,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AS,潜在作用,系统药理学,TCMSP,BATMAN,Uniprot,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线人,孟德尔遗传,OMIM,卡片,Gene,Cards,疾病关联,DisGeNET,CTD,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拓扑学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蛋白质交互作用,关系网络,AutoDock,Vina,分子对接模拟,Bioconductor,Cluster,profile,version,交集靶点,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川陈皮素,儿茶素,黄芩素,关键靶点,结合活性,条目,生物过程,低氧诱导因子,HIF,钙离子信号通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
AB值:
0.2829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