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刘勰文道思想的跨语际译释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由"原道"英译分歧引发的学术思考切入,通过拨清"原道"本义的迷雾,解蔽西方汉学语境下的误读与洞见,藉以澄明刘勰文道思想中隐而未彰的义理.研究发现,吉译、戈译、黄译、宇文译、梅译和康、张译,都以超验所指或宗教上的人格神替代"道",这些对"道"义的重构而导致西方文化语境下"道"义的缺席与变位,实际上是对刘勰文道思想的误读.中国文论核心思想的外译,应参酌原典,保证其要义不失真的同时,尽可能厘清诸概念间的逻辑关联,避免产生肤表不切的比附或征用.此外,客观体认误读及其背后的哲学所指,考虑其在新文化和理论语境中的有效性,给予其适当的跨文化阐释或注释,才能在中西文论间达成真正的沟通与交流.
文献关键词:
文道;《文心雕龙》;刘勰;跨语际;误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戴文静
作者机构:
江苏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文静-.刘勰文道思想的跨语际译释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22(02):160-171
A类:
B类:
刘勰,文道,跨语际,原道,英译,学术思考,本义,迷雾,解蔽,西方汉学,误读,洞见,藉以,澄明,中隐,宇文,文译,超验,所指,教上,西方文化,文化语境,缺席,变位,中国文论,核心思想,外译,参酌,原典,不失,失真,逻辑关联,不切,比附,征用,新文化,论语,跨文化阐释,中西文,成真,文心雕龙
AB值:
0.549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