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意象"与Image之辩——以《文心雕龙》与意象派理论为例
文献摘要: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范畴,并赋予意象丰富的内涵.意象表现了先贤体道、为文、化民的人文创制过程,也是主客体交融的媒介和产物.刘勰的意象奠定了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基调和内涵.与意象对应的英文术语image是欧美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意象派虽然视image为现代诗的本体与诗人情感表述的源泉,但意象物化成为意象派理论的基调,并贯穿于休姆、艾略特、威廉斯的诗歌理论之中.意象派核心人物庞德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翻译和模仿,赋予意象深刻的内核,将意象诠释为创作主体情感与理性的结合物,以及启迪读者、净化社会的媒介,与中国传统意象内涵有着更多的同质性.
文献关键词:
意象《文心雕龙》意象派;庞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立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2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立-."意象"与Image之辩——以《文心雕龙》与意象派理论为例)[J].中国文学批评,2022(04):37-44
A类:
英文术语,休姆
B类:
Image,文心雕龙,意象派,刘勰,美学范畴,意象表现,先贤,体道,化民,创制,主客体,基调,image,美意,诗歌理论,核心思想,现代诗,诗人情感,艾略特,威廉斯,核心人物,庞德,意象诠释,创作主体,主体情感,情感与理性,结合物,同质性
AB值:
0.3402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