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文献摘要: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开篇指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②胡适认同文学进化说:"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③在这些论述中,"代"生成于漫长的岁月沉淀,其意多指向于朝代、年代和时代等,着重强调因时代不同而引发的文学创作与文学审美的变迁.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威
作者机构: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威-.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22(02):4-12
A类:
竞今疏古
B类:
新世纪以来,概念引入,文学创作,传统文学,文学批评,常见方法,刘勰,文心雕龙,通变,而论,商周,楚汉,魏晋,宋初,风味,王国维,宋元,戏曲,开篇,六代,后世,胡适,岁月,多指,朝代,着重强调,因时,文学审美
AB值:
0.5282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