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切割球囊治疗血管通路相关性狭窄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估切割球囊(peripheral cutting balloon,PCB)治疗血管通路相关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使用PCB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相关随访资料,统计手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及初级辅助通畅率.结果 共纳入107例患者,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76例,移植物内瘘组(arterio-venous graft,AVG)31例,2组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AVF组平均狭窄开放压力为(8.68±1.20)atm;AVG组平均狭窄开放压力为(9.35±1.66)at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7,P=0.058);AVF组在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5.5%、57.9%和42.1%,AVG组在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7.7%、38.7%和25.8%;AVF组与AVG组3个月初级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5,P=0.036);2组6个月和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567,P=0.451;x2=2.499,P=0.114);AVF组6个月、12个月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65.8%和72.4%;AVG组在6个月、12个月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58.1%和6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7,P=0.451;x2=1.267,P=0.260);使用 Log-Rank检验进一步比较2组累积通畅率,AVF组优于AVG组(x2=4.338,P=0.037).结论 切割球囊治疗血管通路相关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且AVF的效果优于AVG,但因随访时间及病例数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文献关键词:
血管通路;切割球囊;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动静脉内瘘;狭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詹申;赵彬;张丽红;侯方;王玉柱
作者机构:
100080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申;赵彬;张丽红;侯方;王玉柱-.切割球囊治疗血管通路相关性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22(08):603-607
A类:
人工动静脉内瘘
B类:
切割球囊,血管通路,疗效分析,peripheral,cutting,balloon,PCB,有效性和安全性,海淀,肾内科,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手术后,初级通畅率,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arteriovenous,fistulas,AVF,移植物,graft,AVG,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atm,月初,x2,统计学差异,Log,Rank,随访时间,尚需
AB值:
0.2443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