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即穿型人工血管夹层的诊断与治疗方式选择
文献摘要:
目的 总结即穿型人工血管夹层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7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graft,AVG)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基础信息、手术前超声表现、病变部位、治疗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 4例发生夹层的患者首次治疗均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技术成功率与临床成功率均为100%(4/4).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8±8.0)个月,手术后3月和手术后6月的一期通畅率为50%(2/4)和25%(1/4).4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于AVG夹层处置入覆膜支架,支架置入手术后3月和手术后6月的一期通畅率均为100%(3/3),另1例患者行人工血管置换,随访9个月过程中AVG通畅.结论 人工血管夹层是血液透析患者较为少见的并发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通畅时间短,覆膜支架置入或人工血管置换具有良好的通畅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文献关键词:
即穿型;人工血管;夹层;诊断;治疗方式
作者姓名:
倪其泓;赵意平;王韦仑;杨硕菲;张岚;陈佳佺
作者机构:
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倪其泓;赵意平;王韦仑;杨硕菲;张岚;陈佳佺-.即穿型人工血管夹层的诊断与治疗方式选择)[J].中国血液净化,2022(03):206-208,213
A类:
即穿型,即穿型人工血管,arteriovenousgraft,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B类:
血管夹层,诊断与治疗,治疗方式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学医,仁济,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手术后,术后患者,基础信息,手术前,超声表现,病变部位,随访结果,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随访时间,通畅率,覆膜支架,支架置入手术,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可取
AB值:
0.210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