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主动脉原发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原发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血管科/介入中心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疼痛11例,腹痛2例,同时伴有腹痛及下肢疼痛1例;Ⅱa+Ⅱb 型1例,Ⅱb型2例,Ⅲ+Ⅳ型3例,Ⅳ型8例。主动脉血栓广基底附壁患者采取单纯抗凝治疗,窄基底附壁或漂浮患者采取抗凝+取栓或支架植入。术中应用Fogarty球囊或Wallstent支架半释放技术预防远端动脉栓塞。下肢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累及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余部位抗凝治疗。遗传性高危因素患者术后终身抗凝;可控高危因素患者基础病治疗后抗凝治疗1年,余患者抗凝治疗半年。术后1、3、6、12月复查主动脉CTA和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对于主动脉血栓的治疗,14例患者中,单纯抗凝6例;手术治疗8例,其中取栓3例,裸支架治疗2例,直接覆膜支架治疗3例。对于周围血管栓塞的治疗,2例抗凝治疗,余12例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8.5个月。随访期间,6例主动脉血栓抗凝治疗患者血栓消失1例,血栓明显减少5例。3例主动脉取栓患者,2例血栓消失,1例2个月后复发,予以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支架血流通畅。周围血管栓塞复发4例,足趾截趾1例,间歇性跛行症状3例,1例术后3个月因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发病率低,抗凝需贯穿治疗全程;对于外科手术风险大或脱落风险低的患者,可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对于血栓脱落风险较大的患者,抗凝同时可联合取栓或支架植入;高危因素治疗及术后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
文献关键词:
血栓栓塞;主动脉内膜血栓;抗凝治疗;血栓切除术;支架;治疗
作者姓名:
张强;游国超;徐化静;孔祥翔;杨殿滨;刘岩
作者机构: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血管科/介入中心,安阳 455000
引用格式:
[1]张强;游国超;徐化静;孔祥翔;杨殿滨;刘岩-.主动脉原发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22(04):261-268
A类:
主动脉内膜血栓
B类:
诊断及治疗,月河,安阳,管科,下肢疼痛,腹痛,a+,动脉血栓,单纯抗凝,抗凝治疗,漂浮,支架植入,术中应用,Fogarty,球囊,Wallstent,释放技术,远端动脉,动脉栓塞,下肢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手术治疗,余部,遗传性,高危因素,基础病,复查,CTA,彩超,裸支架,支架治疗,覆膜支架,血管栓塞,随访时间,动脉取栓,通畅,足趾,间歇性跛行,跛行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手术风险,联合取栓,术后复发,血栓栓塞,血栓切除术
AB值:
0.2850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