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69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的诊疗及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总结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的诊疗方案及评估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20年7月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9例PAES患者(92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52例,68条患肢)和非手术治疗组(20例,24条患肢)记录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临床表现、术前分型、治疗方案及术后恢复及远期通畅率。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通畅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手术治疗组中,围术期死亡1例,术后刀口延迟愈合3例,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踝肱指数(0.92±0.17)较术前(0.58±0.30)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7.617,
P<0.001)。58例患者(77条患肢)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8.2(26,109)个月。随访6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肢间歇性跛行距离[(684±296.8)m]较术前[(240±176.6)m]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720,
P<0.001);非手术治疗组间歇性跛行距离[(487.5±216.1)m]较治疗前[(262.5±149.5)m]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265;
P=0.039)。手术治疗组患者1年一期通畅率较非手术治疗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1.9% 比 56.3%,
χ2=3.949;
P=0.047)。
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PAE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远期通畅率高于非手术治疗。
文献关键词: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诊断;治疗;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剑峰;高培显;陈书肖;吴学君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济南 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济南 2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剑峰;高培显;陈书肖;吴学君-.69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的诊疗及预后分析)[J].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22(02):137-141
A类: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
B类:
预后分析,PAES,诊疗方案,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省立医院,血管外科,非手术治疗,人口学,术后恢复,通畅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围术期,刀口,延迟愈合,技术成功率,后踝,踝肱指数,随访时间,间歇性跛行,行距离,外科手术,下肢缺血
AB值:
0.2216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