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栽培工艺的研究
文献摘要:
以提高金针菇单瓶产量为目的,以常规生产为对照,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优化法、验证试验分析培养基装瓶量、灭菌前pH、接种量、搔菌深度、搔菌补水量对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单瓶平均产量分别在装瓶量1000 g、灭菌前pH值6.80、接种量35 mL、搔菌深度10 mm、搔菌补水量10 mL时达到最大值;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装瓶量、灭菌前pH和搔菌补水量是影响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的关键因素;响应面优化法预测的最优化条件为培养基装瓶量1004.05 g、灭菌前pH值6.83、搔菌补水量11.41 mL,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为473.81 g;结合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预测,将验证试验设置为培养基装瓶量(1000±5)g、灭菌前pH值(6.80±0.10)、搔菌补水量(11±1)mL、搔菌深度(10±2)mm、接种量(35±5)mL,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为466.36 g,比对照组提高11.63 g,与预测值接近,相对误差为1.57%,试验设计符合生产需求.
文献关键词:
响应面法;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单因素试验;栽培工艺
作者姓名:
李莹;赵新海;张庆华;钟丽娟;胡琴琴;白晓瑞
作者机构: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 朝阳 122000;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莹;赵新海;张庆华;钟丽娟;胡琴琴;白晓瑞-.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栽培工艺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22(02):99-107
A类:
单瓶平均产量
B类:
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栽培工艺,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响应面优化法,验证试验,试验分析,装瓶,灭菌,接种量,补水量,明装,优化条件
AB值:
0.15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