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胎儿磁共振在先天性膈疝患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膈疝患儿产前胎儿磁共振图像,探讨磁共振测量和评价参数与患儿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胎儿磁共振参数在先天性膈疝患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2020年胎儿磁共振图像结果,收集诊断为先天性膈疝的50例胎儿磁共振图像,包括左侧膈疝37例,右侧膈疝13例,检测并分析观察-预期肺容积比、肺肝比、纵膈移位角、肺底基线的完整性、肝脏及胃泡位置等与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儿中,存活35例(为存活组),死亡15例(为死亡组)。胎儿磁共振图像观察-预期肺容积比:存活组比死亡组为(35.09±10.87)比(24.29±6.86);肺肝比:存活组比死亡组为(2.68±1.01)比(1.93±0.93);纵膈移位角:存活组比死亡组为(30.88±7.07)比(39.05±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胎儿磁共振肺底基线不完整、肝脏及胃泡位置疝入胸腔患儿的预后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观察-预期肺容积比、肺肝比、纵膈移位角、肺底基线的完整性、肝脏及胃泡位置等判断患儿预后,较单一参数判断更为准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儿磁共振观察-预期肺容积比、肺肝比、纵膈移位角、肺底基线完整性、肝脏及胃泡位置均可作为判断先天性膈疝患儿预后的评价指标,联合应用上述六项参数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儿预后,以上述参数为基础构建先天性膈疝的评估体系,有助于先天性膈疝患儿的肺发育评估、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判断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文献关键词:
婴儿,新生;磁共振波谱学/仪器和设备;疝,横膈,先天性/并发症;预后
作者姓名:
高琼;黄强;毛翠平;高亚;王誉都;李鹏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西安 710004;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汉中 723000
引用格式:
[1]高琼;黄强;毛翠平;高亚;王誉都;李鹏-.胎儿磁共振在先天性膈疝患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09):838-843
A类:
B类:
胎儿,先天性膈疝,预后评估,产前,磁共振图像,共振测量,评价参数,磁共振参数,西安交通大学,肺容积,纵膈,移位,图像分析,胸腔,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联合应用,应用观察,六项,肺发育,发育评估,体外膜肺氧合,手术方式,婴儿,磁共振波谱学,横膈
AB值:
0.185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