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脾囊肿的外科治疗策略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脾囊肿的诊治情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收治的入院诊断为脾囊肿的14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为(8.7±3.1)岁,术前病程时间为(5.1±4.7)个月。术前腹痛8例,余6例无临床症状。术前均行B型超声和腹部增强CT检查,其中3例术前行腹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按术中是否输血,将患儿分为输血组(5例)和未输血组(9例)。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手术前病程时间、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血情况、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病理诊断、术后住院天数、出院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开放手术4例,腹腔镜手术10例,其中2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本研究患儿手术时间为(125.4±52.9) min,输血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输血组,(176.0±49.2 )min比(97.2±29.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2)。术后病理诊断为假性囊肿4例,先天性囊肿10例,10例中表皮样囊肿1例,皮样囊肿9例,无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为(5.1±1.7) d,术后住院时间为(7.9±3.4) d。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在输血组和非输血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6个月复查B型超声,随访时间为(20.8±10.3)个月,术后复发1例,病理诊断为皮样囊肿,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脾脏。
结论:对于脾囊肿行保脾手术存在一定的复发率,需密切随访,必要时再次手术切除脾脏。
文献关键词:
囊肿;脾;外科治疗;儿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梅董昱;严志龙;何巧;陈盛;谢周龙龙;徐敏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理科,上海 20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梅董昱;严志龙;何巧;陈盛;谢周龙龙;徐敏-.儿童脾囊肿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07):641-644
A类:
B类:
脾囊肿,外科治疗,治疗策略,诊治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医学中心,普外科,腹痛,腹部增强,腹部磁共振,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输血,手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血情,术后引流,引流管,置管时间,病理诊断,住院天数,出院后,后影,随访结果,开放手术,手术中,中转开放,组手,术后病理,假性囊肿,先天性,表皮样囊肿,术后住院时间,复查,随访时间,术后复发,腹腔镜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脾脏,保脾,再次手术,手术切除
AB值:
0.2792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