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参白药效部位纳米混悬剂的剂型工艺优化及其升白作用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优化参白方有效部位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并开展纳米混悬剂的表征和升高白细胞的药效研究.方法 以参白方总多糖和总皂苷混合物为药物原料,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高压均质法,以稳定剂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开展参白有效部位纳米混悬剂剂型工艺的正交优化和沉降稳定的观察,对制得的纳米混悬剂进行表征和升高白细胞的药效试验.结果 参白有效部位纳米混悬剂最优剂型工艺为:药物与大豆卵磷脂质量比为1:1.75,均质压力700 bar,均质次数14次.测得纳米混悬剂的粒径为(277.3±2.17)nm,PDI为(0.185±0.018),Zeta电位为(-32.50±0.86)mV.给药7 d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7 d后纳米混悬剂高剂量组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给药15 d各剂量组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参白有效部位纳米混悬剂的剂型优化工艺合理、可行,制剂粒径符合纳米要求,分散均匀且稳定,具有较好的升白作用,为有效部位组成的中药纳米混悬剂的新药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关键词:
参白方有效部位;纳米混悬剂;剂型工艺;正交试验;升白作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简凤娇;郭敏;吴沛杭;李孝栋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简凤娇;郭敏;吴沛杭;李孝栋-.参白药效部位纳米混悬剂的剂型工艺优化及其升白作用的研究)[J].药学研究,2022(06):378-383
A类:
剂型工艺,升白作用,参白方,参白方有效部位
B类:
白药,纳米混悬剂,制备工艺,药效研究,总多糖,总皂苷,混合物,单因素考察,高压均质法,稳定剂,正交优化,药效试验,大豆卵磷脂,bar,PDI,Zeta,mV,高剂量,白细胞水平,剂型优化,优化工艺,新药研究
AB值:
0.2042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