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70例登革热并发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总结登革热(DF)并发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9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F患者,给予DF患者对症处理,给予肝损伤患者甘草酸类护肝、降酶和对症处理.总结分析临床资料,包括血液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在70例DF患者中,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皮疹、腹痛、腹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者34例,血小板计数降低者35例,血生化异常33例;33例肝功能损伤患者住院时间为(7.1±2.2)天,显著长于37例无肝损伤患者[(5.8±2.0),P<0.05],70例DF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肝损伤与无肝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损伤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05.0±48.6)×109/L,显著低于无肝损伤组[(156.2±88.7)×109/L,P<0.05];肝损伤组血生化指标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GGT、CRP和CK-MB水平轻度升高,但均恢复良好.结论 DF患者可能并发肝损伤,但总体肝损伤程度轻,护肝降酶效果好,恢复快.
文献关键词:
登革热;肝损伤;临床特征;预后
作者姓名:
王倩;李文莉;王兵;吴茂盛;魏芳芳
作者机构:
510317 广州市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安徽省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感染管理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倩;李文莉;王兵;吴茂盛;魏芳芳-.70例登革热并发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05):645-648
A类:
B类:
登革热,肝损伤,伤患,预后因素分析,DF,临床特点,甘草酸,酸类,护肝,血生化指标,主要症状,关节痛,皮疹,腹痛,泌尿道感染,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损伤,经治,死亡病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ALT,AST,GGT,MB
AB值:
0.219044
相似文献
2013年至2019年广东省重症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洪文昕;王长泰;赵令斋;谢冬英;刘南;陈仁;王建;叶一农;林树强;赵子文;叶晓光;彭劼;高文军;杨慧勤;李粤平;李凌华;蔡卫平;张复春;唐小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广州 5100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广州 510060;赵令斋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63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广州 510405;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08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佛山 528000;潮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潮州 52101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州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26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515;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中山 528447;广州医科大学,广州 51143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