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LVO)脑梗死机械取栓(MT)术后出血转化(HT)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107例2020-01—2021-12序贯就诊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前循环LVO脑梗死,并行急诊MT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T术后HT发生影响因素,并行曲线拟合及阈值效益分析.结果 107例急性前循环LVO脑梗死患者中32例术后发生HT,占29.91%,包括症状性HT 13例(12.15%)和非症状性HT 19例(17.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低、术前急查外周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是急性前循环LVO脑梗死MT术后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用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术前急查NLR水平与急性前循环LVO脑梗死MT术后HT发生风险呈J型曲线关系,行阈值效应分析发现,曲线存在饱和效应值为6.3.结论 术前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低、术前急查外周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高、NLR升高是急性前循环LVO脑梗死MT术后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术前NLR变化可成为预测急性前循环LVO脑梗死MT术后HT发生风险的有效措施.
文献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出血转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莉;文俊;邵丽华;李向东;夏俊
作者机构: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莉;文俊;邵丽华;李向东;夏俊-.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07):851-857
A类: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B类: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死机,机械取栓术,术后出血,出血转化,LVO,MT,HT,序贯,常德市,神经内科,急诊,曲线拟合,效益分析,脑梗死患者,症状性,前侧,侧支循环,代偿,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发生风险,曲线关系,阈值效应,饱和效应
AB值:
0.1589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