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肺栓塞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肺栓塞(PE)的分子机制,揭示其相关生物学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获得PE和丹参酮ⅡA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交叉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之后应用Cytoscape软件及其插件获得丹参酮ⅡA抗PE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位(GO)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探索其生物学功能和主要信号途径.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图,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丹参酮ⅡA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筛选共获得131个丹参酮ⅡA治疗PE的交叉靶点,应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得到位居前10位的核心靶点基因,分别是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雌激素受体1(ESR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TP53、AP-1转录因子亚单位(JUN)、蛋白激酶B1(PKB1,又称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0个核心基因参与多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与10个核心靶点基因的结合活性均较高.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了丹参酮ⅡA治疗PE的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关键词:
丹参酮ⅡA;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作者姓名:
李亚晶;陈雷;李明轩;王华伟;邓洪儒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045
引用格式:
[1]李亚晶;陈雷;李明轩;王华伟;邓洪儒-.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肺栓塞的分子机制)[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12):1450-1457
A类:
PKB1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丹参酮,肺栓塞,PE,网络数据库,交集,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Cytoscape,插件,核心靶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生物学功能,信号途径,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网络图,共获,CytoHubba,选得,靶点基因,类固醇,活化因子,SRC,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PTPN11,雌激素受体,ESR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1,TP53,亚单位,JUN,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热休克蛋白,HSP90AA1,MAPK14,核心基因,结合活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AB值:
0.2754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