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探讨
文献摘要:
耐药的产生是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第三代分子靶向药物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对肺癌耐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间歇性大剂量冲击和梯度递增法,以HCC827为模型,在体外建立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OR.利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耐药指数(RI)评估细胞对奥希替尼的敏感度;利用荧光染色法比较耐药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蛋白的表达;第二代测序(NGS)检测EGFR的基因突变;细胞周期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试验结果显示,HCC827OR的RI为18.65,表明HCC827OR为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与野生型HCC827细胞相比,奥希替尼耐药细胞的核质比显著增大,关键蛋白p-EGFR表达显著下降,而细胞增殖相关的p-AKT显著增加,这表明其可能通过非EGFR依赖信号通路产生耐药.同时,流式细胞术和划痕试验结果表明,HCC827OR细胞株出现了明显的G2/M周期阻滞,但其迁移能力得到了提高.本研究成功构建了NSCLC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OR,初步证明了其可通过非EGFR依赖的旁路产生耐药,为研究肿瘤细胞耐药提供了重要的体外模型.
文献关键词:
奥希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耐药细胞株;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怡婷;王喆;冯静;高敏;张秀伟;张允雷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1100;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南京 2111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中心实验室,南京 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怡婷;王喆;冯静;高敏;张秀伟;张允雷-.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探讨)[J].激光生物学报,2022(06):518-525
A类:
HCC827OR
B类: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机制,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NSCLC,第三代,分子靶向药物,间歇性,大剂量,CCK8,耐药指数,RI,荧光染色法,blo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二代测序,NGS,基因突变,细胞周期,划痕试验,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增殖和迁移,迁移能力,野生型,核质,关键蛋白,AKT,路产,流式细胞术,G2,周期阻滞,旁路,肿瘤细胞,细胞耐药,体外模型
AB值:
0.2526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