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并联消声单元整体消声器性能分析
文献摘要:
在不改变单消声器结构单元的基础上,建立并联消声单元消声器模型,采用声学仿真软件LMS Virtual.Lab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并联消声单元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和内部流场的速度与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仿真,揭示各参数对消声器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分析发现:出气管口为分路时的消声器压力损失比进出气口为合路时的消声器压力损失要小;改变连接管长度可以控制次波峰的形成,从而对窄带噪声进行有效控制;增加连接管上的隔板数量能明显提高压力损失,但当隔板数量过多时并不会再增加其压力损失;随着隔板与连接管道轴线角度的增加,压力损失缓慢增大;合理的隔板孔径有利于减小压力损失,同时隔板的存在对并联消声单元传递损失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并联消声单元消声器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献关键词:
抗性消声器;并联;串联;消声性能;空气动力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景洪;刘政;张课微;洪鑫
作者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景洪;刘政;张课微;洪鑫-.并联消声单元整体消声器性能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2022(02):141-149
A类:
B类:
单元整体,结构单元,声学仿真,LMS,Virtual,Lab,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消声性能,内部流场,压力变化,传递损失,压力损失,管口,分路,损失比,出气口,管长,波峰,窄带噪声,隔板,高压力,连接管道,轴线,线角,减小压力,时隔,设计及应用,抗性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
AB值:
0.3188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