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钢桥面横隔板弧形切口残余应力分布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横隔板过焊孔及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分布特性,建立了顶板、纵肋、横隔板焊缝连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焊接动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纵肋-横隔板焊缝距起弧端20 mm范围内,横向残余应力受顶板-纵肋焊缝初始残余应力影响显著,与初始角焊缝距离越远初始应力对残余应力影响越小;纵肋-横隔板焊缝采取间接焊法产生的残余应力振幅小;弧形切口0~180°测点的切向应力分布趋势符合余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变化规律,其中法向与纵肋平行测点的切向应力值最大;横隔板厚度变化对过焊孔位置残余应力变化不明显;顶板下表面过焊孔处残余应力极值点、应力梯度极值点分别位于横隔板起弧端焊趾、焊根部位;在不影响钢桥面板构造完整性的基础上,可以增大过焊孔半径以降低开口残余应力.
文献关键词:
桥梁工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弧形切口;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柏松;许振波;周文静;钟志权
作者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柏松;许振波;周文静;钟志权-.钢桥面横隔板弧形切口残余应力分布特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59-66
A类:
B类:
横隔板,弧形切口,残余应力分布,分布特性,顶板,纵肋,三维有限元模型,热弹塑性,弹塑性有限元,有限元方法,对焊,动态过程,应力场,变化过程,数据验证,有限元计算,初始残余应力,应力影响,角焊缝,越远,初始应力,切向应力,余弦函数,中法,法向,应力值,隔板厚度,孔位,应力变化,下表面,应力极值,极值点,应力梯度,焊趾,根部,孔半径,桥梁工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AB值:
0.2540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