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校园交往场域德育意蕴的现代失落及理性回归
文献摘要:
校园交往场域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所隐含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规范,会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校园交往场域包括科层关系场域、熟人关系场域和陌生人关系场域,分别在德育主导性力量的增强、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提升以及德育有效性的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然而,三个场域也分别存在不利于德育的因素:科层关系场域中的道德规范具有预设性与专断性,等级观念与监视性被过度强调;熟人关系场域对内部特殊成员具有排斥性,道德逻辑具有功利性;陌生人关系场域则潜伏着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和难以弥合的价值纷争.为充分发挥校园交往场域中德育功能,学校应创建平等的师生交互关系,构筑自觉热忱的人际网络,建构多元融合的交流空间,从而有效拓展德育时空,深化德育效果,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跃升.
文献关键词:
校园德育;科层关系场域;熟人关系场域;陌生人关系场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慧逸;徐洁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慧逸;徐洁-.校园交往场域德育意蕴的现代失落及理性回归)[J].现代教育科学,2022(01):8-13
A类:
科层关系场域,熟人关系场域,陌生人关系场域
B类:
失落,人际关系,伦理关系,道德规范,道德发展,主导性,重要功能,别存,预设性,专断,等级观念,监视,排斥性,道德逻辑,有功,功利性,潜伏着,信任危机,弥合,纷争,中德,德育功能,建平,师生交互,交互关系,热忱,人际网络,多元融合,流空间,化德,德育效果,跃升,校园德育
AB值:
0.3103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