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模态交互教学环境下符义和符用框定研究:生态符号学视角
文献摘要:
传统话语标记语或语用标记语研究不包括实义词链和非语言符号标记,缺乏整体关联,不适应新媒体或互联网时代多模态交互教学.对此,本文从生态符号学视角尝试生态重构,提出符义框定和符用框定这对术语.符义框定与概念意义关联,包括概念连接语、实义词链和非语言概念符号;符用框定多与符(语)用或程序性意义相关,包括语用标记和非语言符用符号.示例分析表明,这对术语既存在于语言内,也存在于非语言模态中;同时,汉语语境中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分别存在语法化和视觉语法化,乃至符用化现象.本研究拓展了传统语篇连贯手段研究,有利其多模态交互及课堂电化教学中的规范化和应用.
文献关键词:
符义框定;符用框定;视觉语法化;符用化;多模态交互教学;生态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乐斌;肖好章
作者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乐斌;肖好章-.多模态交互教学环境下符义和符用框定研究:生态符号学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03):12-17
A类:
多模态交互教学,符用框定,生态符号学,符义框定,视觉语法化,符用化
B类:
教学环境,符号学视角,话语标记语,语用标记,非语言符号,整体关联,互联网时代,生态重构,概念意义,程序性,示例,既存,汉语语境,别存,语篇连贯,电化教学
AB值:
0.1482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