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英国汉学家包腊的《红楼梦》韵文翻译研究
文献摘要:
1868年,英国汉学家包腊将《红楼梦》前八回译为英文,连载于英文期刊《中国杂志》.在翻译《红楼梦》中的匾额对联、诗词歌赋等韵文时,包腊继承了德庇时、梅辉立等人"以诗译诗"的翻译策略,以淹雅弘通的汉学功底和卓绝精妙的翻译技巧,再现了《红楼梦》诗化文本的艺术风貌,同时,为了揭示韵文的隐喻手法添加了丰富的注释,由此使译文兼具诗人的气韵和学者的审慎.自从包腊译作问世以来,《红楼梦》翻译从马礼逊、罗伯聃等早期译者重视开发其语言学习功能,转向了关注其文学性、艺术性与审美性,包腊译作由此成为《红楼梦》英译史上的一大转捩点.
文献关键词:
包腊;《红楼梦》英译;以诗译诗
作者姓名:
王燕;王璐瑾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燕;王璐瑾-.英国汉学家包腊的《红楼梦》韵文翻译研究)[J].红楼梦学刊,2022(04):264-279
A类:
包腊,梅辉立
B类:
英国汉学,汉学家,红楼梦,韵文,翻译研究,八回,回译,译为,连载,载于,英文期刊,匾额,对联,诗词歌赋,德庇时,立等,以诗译诗,翻译策略,功底,卓绝,精妙,翻译技巧,诗化,艺术风貌,隐喻手法,译文,气韵,审慎,自从,译作,问世,马礼逊,译者,语言学习,学习功能,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英译史,转捩点
AB值:
0.4530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