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热带地区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热带地区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患者IFI发生的因素.结果:68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4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男性39例,女性29例,中位年龄41(13-75)岁.68例患者共接受242例次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其中初治或复发后诱导化疗73例次,HSCT 14例次,巩固化疗155例次,患者共接受抗真菌预防治疗152例次,包括初级预防77例次,再次预防75例次.最终发生IFI 31例次,包括临床诊断IFI 24例次,确诊IFI 7例次,IFI总发生率为12.8%(31/242),诱导化疗IFI发生率为24.66%(18/73),HSCT IFI发生率为28.57%(4/14),巩固化疗IFI发生率为5.80%(9/155).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或HSCT、粒缺时间≥7 d、危险度分层高危是热带地区AL患者治疗期间I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热带地区AL患者治疗期间IFI发生率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接受诱导化疗或HSCT、粒缺时间≥7 d和危险度分层为高危的AL患者发生IFI的风险高,应该进行抗真菌预防治疗.
文献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粒细胞缺乏症;危险度分层;诱导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抗真菌预防治疗
作者姓名:
郑文帅;管立勋;王绅宇;狐亚磊;彭博;薄剑;王全顺;高晓宁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血液科,海南三亚572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北京100853
引用格式:
[1]郑文帅;管立勋;王绅宇;狐亚磊;彭博;薄剑;王全顺;高晓宁-.热带地区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01):99-106
A类:
抗真菌预防治疗
B类:
热带地区,急性白血病,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AL,治疗期间,IFI,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医院,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初治,诱导化疗,初级预防,总发生率,多因素分析,危险度分层,层高,粒细胞缺乏症
AB值:
0.1486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