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黄芩-栀子配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黄芩-栀子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DrugBank数据库收集黄芩、栀子活性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CTD、TTD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脑缺血相关靶点,Venny数据库取其交集,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点互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借助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生物活性验证.结果 黄芩-栀子有效成分主要参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调控、信号转导、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作用于PI3 K-Akt、MAPK、cAMP、TNF等信号通路;对网络图分析得到黄芩苷、汉黄芩素、栀子苷、黄芩素等核心成分和PTGS2、PIK3 CG、AKT1、HSP90AB1、PRKACA和NOS2等关键靶点,且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有较高的结合能.结论 黄芩-栀子配伍可能通过调控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BBB和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黄芩;栀子;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行行;赵麓;杨嘉妮;周爽;刘继平;王川;王斌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效机制与物质基础重点研究室,陕西咸阳 712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行行;赵麓;杨嘉妮;周爽;刘继平;王川;王斌-.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黄芩-栀子配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03):436-445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配伍,脑缺血,分子对接技术,分子水平,缺血性脑卒中,TCMSP,DrugBank,活性成分,CTD,TTD,GeneCards,Venny,交集,STRING,数据库构建,PPI,作图,DAVID,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通路网络,网络图,Autodock,接生,活性验证,有效成分,II,启动子,信号转导,生物学过程,PI3,Akt,MAPK,cAMP,黄芩苷,汉黄芩素,栀子苷,核心成分,PTGS2,PIK3,CG,AKT1,HSP90AB1,PRKACA,NOS2,关键靶点,结合能,炎性反应,BBB
AB值:
0.4109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