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
文献摘要:
"互联网+教育"作为信息化、现代化媒介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将其融入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具有学理与实践层面的现实依据.基于优化语言学习环境、重视语言课程教学、实施语言实践活动、建立语言教育系统等语言教育内涵来探究"互联网+"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内在机理,于此基础上提出营造素材丰富、内涵新颖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形成资源互补、交互融合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教学模式;开展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实践活动;打造便捷有效、科学合理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立体系统等优化路径,旨在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文献关键词:
"互联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戈;李雪婷;吴艳梅
作者机构:
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8;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戈;李雪婷;吴艳梅-."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31-137
A类:
B类:
下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重要启示,启示意义,现实依据,学习环境,语言实践活动,教育系统,教育内涵,内在机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交互融合,课程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立体系统,各民族,民族交流
AB值:
0.14438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