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对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临床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对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AO)患者机械取栓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AVBAO行机械取栓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椎基底动脉形态分为血管形态改变组(42例)和血管形态正常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良习惯、疾病史和预后等计数资料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取栓时间、术前NIHSS评分、吸烟、饮酒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形态改变组高血压病比例[71.43%(30/42)vs 3.50%(12/32)]、糖尿病比例[69.05%(29/42)vs 31.25%(10/32)]明显高于血管形态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2);血管形态正常组心源性疾病比例较血管形态改变组明显高[93.75%(30/32)vs 50.00%(2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脑动脉再通成功率、血栓逃逸发生率、术后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管形态正常组比较,血管形态改变组患者手术时间长[(82.14±16.97)min vs(68.28±14.57)min],NIHSS评分差值[(14.12±3.75)分 vs(9.56±3.52)分]、术后死亡率[38.10%(16/42)vs 15.63%(5/32)]、术中替罗非班的使用率[61.90%(26/42)vs 3.13%(1/32)]及支架置入比例[57.14%(24/42)vs 0(0)]均较高,术后90 d良好预后比例较低[11.90%(5/42)vs 34.38%(11/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97,P<0.001;t=5.317,P<0.001;P=0.040;P<0.001;P<0.001;P=0.025)。结论: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增加了手术复杂性,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脑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致不可逆损伤,与AVBAO机械取栓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后循环;血管形态;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临床预后
作者姓名:
李伟;乜全民;王增武;郭晖;秦时强
作者机构:
261500 山东潍坊,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引用格式:
[1]李伟;乜全民;王增武;郭晖;秦时强-.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对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2(05):320-325
A类:
AVBAO
B类:
后循环,循环血,血管形态,形态改变,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临床预后,潍坊市,动脉形态,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isher,概率法,不良习惯,疾病史,饮酒,高血压病,心源性,脑动脉,逃逸,后脑,脑出血,术后死亡,替罗非班,支架置入,脑组织,缺血缺氧
AB值:
0.1577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