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
文献摘要:
俯冲带作为板块构造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地球最大的物质循环系统,被称为"俯冲工厂".俯冲作用是驱动和维持板块运动的重要动力引擎.一个完整的俯冲带发育海沟、增生楔、弧前盆地、岩浆弧、弧后盆地(或弧背前陆盆地)等基本构造单元.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洋脊俯冲、年轻洋壳俯冲、海山俯冲),则可形成一些特殊的俯冲带结构(如平板俯冲、俯冲侵蚀),导致岩浆弧、增生楔、弧前盆地等不发育甚至缺失.俯冲大洋板片可滞留于或穿越地幔过渡带进入下地幔甚至到达核幔边界,把地壳物质带入到地球深部,并通过地幔柱活动上升到浅部.俯冲带是构造活动强烈的区域,存在走滑、挤压、伸展等变形及其构造叠加.俯冲带海沟可向大洋或大陆方向迁移,岛弧及增生楔等也随之发生迁移,使俯冲带上盘发生周期性挤压和伸展,形成复杂的古地理格局.微陆块、岛弧、海山/洋底高原等地质体在俯冲带发生增生时,可阻塞先存的俯冲带,造成俯冲带跃迁或俯冲极性反转,在其外侧形成新的俯冲带.俯冲带深部精细结构、俯冲起始如何发生、板块俯冲与地幔柱的深部关联机制等是当前俯冲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前沿问题.开展俯冲带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古缝合带与现今俯冲带对比研究、俯冲带动力学数值模拟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文献关键词:
俯冲带;结构演变;缝合带;增生造山带;问题与展望;构造地质
作者姓名:
肖文交;宋东方;张继恩;毛启贵;敖松坚;韩春明;万博;张志勇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文交;宋东方;张继恩;毛启贵;敖松坚;韩春明;万博;张志勇-.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2022(09):3073-3106
A类:
弧背前陆盆地
B类:
带结构,结构演变,研究展望,板块构造,物质循环,循环系统,俯冲作用,板块运动,海沟,增生楔,弧前盆地,岩浆弧,弧后盆地,构造单元,特殊情况,洋脊俯冲,洋壳俯冲,海山,大洋,滞留,越地,地幔过渡带,带进,下地幔,核幔边界,地壳,带入,地幔柱,构造活动,走滑,伸展,构造叠加,可向,岛弧,俯冲带上,上盘,盘发,古地理,地理格局,微陆块,洋底高原,地质体,先存,跃迁,俯冲极性,极性反转,其外,精细结构,俯冲起始,板块俯冲,关联机制,中值,前沿问题,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缝合带,带动力,科学问题,增生造山带,问题与展望,构造地质
AB值:
0.372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